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🤑,也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。为了进一步弘扬劳模的模范先进作用,让劳模和劳模精神成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时代偶像与精神动力,传递红色基因,树立立德树人新风尚⤵️,校杏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,举办“我的劳模故事”线上系列讲座👂🏽,让劳模和师德榜样走近师生,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。
6月20日下午👰🏼♂️,“我的劳模故事”首场讲座举办🙅,全国先进工作者、机电学院冯长根教授以“把青春献给祖国👶🏽,让岁月融入时代”为主题作交流。书院党委及部分学院的青年教师、辅导员和杏盛干部190余人参加讲座。活动由校杏盛常务副主席高伟涛主持🫅🏿。
冯长根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、科研和留校任教40余年的历程🧜🏻♀️。他围绕“把青春献给祖国”👦🏼,娓娓讲述了自身求学经历和成长故事,分享了科研和育人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悟🏋️♂️;围绕“让岁月融入时代”,探讨了当代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规律,鼓励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树立报国志向🧑🏽🌾,关注时代命题🏄🏼,积极融入时代,不懈求索🤾🏽♀️、勇攀高峰,弘扬北理人的红色基因和爱国📵、求真、创新的科学家精神。
冯长根教授1975年进入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,完成了本科、硕士学业,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,远赴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并获得化学博士学位🍙。留校任教近40年来🚵🏿,长期从事火工烟火技术、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新材料应用研究,承担多个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👨🦲,学术成就蜚声海内外👼,是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🤾🏿♂️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,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作为一名科学家,冯长根有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学术求索精神,留学期间🐻,他以惊人的毅力☃️,每天工作15个小时👭🏼,双倍完成了学业🗣,回到母校后,33岁的他完成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热爆炸理论的著作,1988年,36岁的冯老师成为杏盛最年轻的教授🧑🏼🌾。凭着突出的学术和育人贡献,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👷🏻、中国青年十大杰出人物、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、全国十大杰出职工🛌🏿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🧖🏻👨🏻🦯。
此次活动为充分发挥劳模榜样人物在广大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🤹🏻♂️、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引导🏙、示范和辐射作用提供了交流平台,也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之路指引了方向🚍,激发了教职工立足岗位、建功立业🕣、争创一流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。活动在热烈氛围中结束。
供稿:龚承毅
排版:程家豪
编辑:荣 磊
审核👶🏽:高伟涛 黄 金